松下公司中国总部董事长-松下中国区负责人
百度CEO
李彦宏:山西阳泉人1987年参加了全国青少年程序设计大赛.
1991年接到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的入学通知,之后,他在松下研究所实习,工业界的鲜活,让李彦宏决定放弃攻读博士学位,进入华尔街,开始做金融信息检索技术。
在硅谷,当时最成功的搜索技术公司Infoseek,李彦宏见识了一个每天支持上千万流量的大型工业界信息系统是怎样工作的,并写成了第二代搜索引擎程序。
茅道临
1963年出生,上海人。
茅道临于2001年6月被任命为首席执行长CEO,全面负责公司发展的技术-媒体-通讯TMT战略制定及具体执行计划的管理。他于1999年初加入新浪网担任首席营运长COO,曾负责全
公司的协调与整合,组建并分管业务营运和战略联盟部门。
茅道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斯坦福大学工程经济系统硕士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介绍:1964年出生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1986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同年考取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1993年底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博士学位,并继续在MIT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任MIT亚太地区(中国)联络负责人,1995年底回国任美国ISI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1996年在MIT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教授和MIT斯隆商学院爱德华·罗伯
特教授的风险投资支持下创建了爱特信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以风险投资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1998年2月25日,爱特信正式推出“搜狐”产品,并更名为搜狐公司。在张朝阳先生的领导下搜狐历经四次融资,于2000年7月1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挂牌上市(NASDAQ:SOHU)。
谁知道中国华录松下公司的待遇怎么样啊 ?
制造大国的悲剧:中国彩电崩盘
正当国人热议大国崛起的时候,似乎许多人都忽略了一个事实:历史上崛起的大国是极少数,在某一固定历史阶段,大多数人口众多、疆域广大的“大国”其实都活在阴影中。
中国能否崛起,又将如何崛起?我们需要看到我们现在的起点。
中国现在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制造大国,崛起之路是从制造大国变成创造大国,但现在,我们许多制造业的前景令人扼腕。
彩电曾经是中国制造业中最值得自豪的产业――全球产量最大、全球市场份额最多、全球竞争力最强,但时至今天,中国彩电面临崩盘。
企业缺乏新的核心竞争力,发展乏力,在洋品牌的迅速扩张下步步后退,在全球彩电潮流的平板电视制造领域,国内企业全面亏损,整个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应该值得国人好好深思的是,一个为几百万人提供就业、每年产生上千亿元产值和巨大税收的中国电视制造业,为什么会从全球比较优势走到今天的全球比较劣势?
一、中国彩电缺失了什么?
2006年三季度,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公司实现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21元,但海尔、长虹、TCL等六家彩电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只有0.076元,彩电这个占有大量资金、技术人才和销售人才的产业,几乎成为国内最不赚钱的行业。
事实上,近年来第三次电视产业革命使平板(等离子、液晶)电视迅速取代显像管电视,这种电视的关键技术和主要利润都集中于屏幕制造,但目前90%的屏幕依赖进口。关键产业链的缺失使我国原有世界竞争力的电视制造业无利可图,平板电视全面亏损。
平板电视取代显像管电视已成必然。这种电视在欧、美等国的销售额占全行业70%以上、日本超过90%、我国大城市已达85%。中国电子商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调查显示,这一比例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逐年增加,仅去年就卖出近500万台。
新市场本应带来新机会,但国内第一条等离子屏幕生产线还未动工,已投产的两条液晶5代线只能生产少量15至26英寸的小屏幕,而这个产业链的缺失又是致命的:平板电视显示屏占整机成本的60%至90%,技术特性还使很多整机器件集成于屏幕中生产。事实上,我国电视整机厂已经沦为国外屏幕生产商的简单组装车间。
产业链危机导致了全行业的利润危机。去年10月的中国彩电业研究季度发布会称,我国彩电行业利润率仅为1.7%,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国产平板电视全面亏损。康佳、创维、TCL、长虹等企业去年3季度的财务报表显示,彩电销售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率先大规模介入平板电视市场的夏华则宣布去年大幅亏损。
二、中国彩电不仅丧失了核心竞争力,甚至连表面繁荣都没有
20多年前在政府的主导下,我国建立了显像管时代的电视工业全产业链--整机、显像管、半导体等关键配套产业。全产业链的竞争力,最终形成了我国电视产业的世界竞争力。但在平板时代,这个投巨资经营几十年的优势一夜之间丧失殆尽。
目前,平板屏幕生产线集中在日、韩,我国电视厂商要"向敌人买子弹来打仗"。同时国外厂商实行"垂直整合"--既生产屏又生产整机,并将绝大部分屏留作自用(松下去年80%自用、先锋100%、三星超过50%),来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我国企业丧失产量和价格优势,卖平板电视等于在替国外厂商开拓市场。
洋品牌迅速崛起,国产品牌节节败退。国产平板电视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从2005年的80%跌至现在的50%、大城市已低于30%,这个差距还在不断拉大。
缺乏核心技术,还使出口面临“专利危机”:今年3月1日起,美国开始实施强制数字电视标准,每台出口美国的中国彩电将被征收15至30美元的专利费,而每台彩电的利润仅10美元左右。欧盟贸易委员会最近也在酝酿类似收费。如此下来,本来利润就极为微薄的中国彩电,将彻底被欧美市场扫地出门。
虽然我国电视制造业还有一定规模、有的还有小幅赢利,但这是基于手机、显像管电视等消费电子、多媒体附属产业和将被淘汰的低端产品。比如,康佳集团董事局秘书肖庆说,手机是康佳业绩的功臣。夏新也有负责人说,手机的出色销售是该公司去年3季度赢利的关键因素。
高利润、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平板电视制造被牢牢掌控在国外企业手中,国内企业只能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卖点低利润的低端产品“惨淡度日”。
三、中国彩电,会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吗?
面对上述业内皆知的困局,我国企业却难以独自扭转乾坤,因为屏幕生产是个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投资一条等离子线要几十亿元,投资一条有竞争力的液晶线要几百亿元。有没有任何一家中国彩电企业有能力完成这种投资。
然而,电视是信息产业中市场规模最大的产品,全国每年形成上千亿元销售收入和巨额税收,直接提供几百万个就业岗位,并对元器件生产、服务与网络运营等相关产业有非常明显的带动作用。
据了解,仅平板显示产业,2005年全球产值就超过500亿美元,成为一个市场大、产业辐射面广,产业拉动效应强大的产业,在信息产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电视制造业的三大器件--显示器、集成电路、电源,也是所有电子产品中被称为“脸面、大脑、心脏”的核心器件。彩电的崩盘,显然将会严重影响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前景。
但也许无需太过悲观,历史上,每一个崛起的大国全部都是从危机中崛起的,但中国的彩电企业,能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吗?
是的总公司的确做出了这个决定,停产GSM手机,销售力度有一定的减弱。因为我们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做3G。”12月14日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的移动通信公司一位姓王的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至此,松下手机GSM手机将退出中国市场已是确信无疑。
缩减GSM战线
在经历了全球GSM手机的亏损之后,松下电器有限公司于12月9日对外宣布:停止为海外市场生产GSM手机,与此同时,作为资源重组计划中的一部分,松下将关闭设立在菲律宾的生产工厂以及美国的一个研发中心。并将因此而裁员大约1400人。
“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发展国内市场,因此需要对海外运作进行压缩。”松下移动通信公司总裁Yoshiaki Kushiki在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表示。松下于1992年进入GSM市场,但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今的手机市场和手机价格已经与昨日截然不同。在此情形下,松下不仅没有优势可谈,甚至还处于亏损状态。故决定开始重组全球研发架构,并以加速研发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全球平台为主。
“此次调整对中国市场基本不会有影响,国内也将继续开展GSM手机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松下(中国)公司公共关系部主任王舸这样表示。
缘何受挫2G
“因为松下手机长久以来都没有打开市场,而整个移动通讯产业又面临世代更替。这次松下移动宣布重组,退出GSM手机而专注3G以后产品的开发,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松下移动在2G时代缺乏市场竞争力,退出这个市场也是迫不得已。”易观国际顾问张鹰这样表示。
松下手机厂商没有掌握核心标准,加之在海外市场反应迟缓,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日本国内。在2G时代,松下移动得益于日本本土的第二代网络使用技术,这是日本厂商自行开发的一种独有技术。所以松下移动可以牢牢掌握着日本本土手机市场。但是日本本土市场毕竟狭小,在广大的海外市场上,由于核心技术的缺乏和规模效应的缺乏,松下移动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上一直没有取得很好的利益回报。
“品牌和技术是重要的原因。”天向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通讯分析师段振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上,由于诺基亚、摩托罗拉以及三星、LG等厂商的强势,松下移动在这个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微薄。与诺基亚、摩托罗拉相比,松下移动缺乏诺基亚、摩托罗拉的本土优势和先发优势以及其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而且其品牌号召力也不是很强。
不仅如此,与韩国三星、LG这两个新兴势力相比,松下移动缺乏快速反应能力和本土化能力。三星、LG可以快速地推出新的适合欧美市场的产品来满足欧美消费者的需要。其品牌在欧美市场也以“时尚”和“高贵”的形象而深受欧美消费者的青睐。但是松下移动的本土化能力不强,推出产品的速度也赶不上消费者的变化。
所以在传统巨头诺基亚、摩托罗拉和新兴势力韩国三星、LG的双重压力下,松下移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上表现不佳。
不仅如此,即使在中国等新兴市场上,松下的表现也是不尽人意。
“价格定位过高,消费者认可程度不高。”业内资深专家陈刚这样说道。据介绍,在中国市场等新兴市场上,松下移动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在这个市场上,松下移动不仅要与诺基亚、摩托罗拉以及三星、LG等厂商进行竞争,而且要与波导等国内厂商竞争。由于松下在推出新品的速度上严重落后,而且其高层领导基本来自日本,本土化进展缓慢。所以松下在中国的手机产品由于造型偏厚大和价位较高,而大都无法获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业绩不佳也就成了理所当然之事。
“松下转向生产3G时机适合其特点,因为松下不适合2G时代拼量不拼质的特点。”一位专家这样表示。
博弈3G充满变数
“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规模与诺基亚等手机巨头在GSM上决出胜负。但我们在3G市场却有很大的优势,我们可以在3G普及后,推出更有竞争力的3G手机。”松下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这样表示。
在记者采访中,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的移动通信公司姓王的负责人也坦诚:松下缩减GSM是为了更好的发展3G。据悉,世界上第一部3G手机就是松下生产出来的。在世界3G应用最先进的日本,松下也几乎包揽了3G业务中从基站设备到终端的所有环节。同时,松下与全球知名的3G运营商NTT DoCoMo保持着长期深度的合作,无论终端、设备、还是解决方案,松下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由于未来的3G市场巨大,松下手机虽然现在退出了中国市场,但是其退出也许是策略性的退出。陈刚认为,未来的3G市场还有巨大的变数。
随着3G时代的到来,运营商将占据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而松下在2005年进一步加大了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的力度,与中国运营商保持密切关系,这为它的反攻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中国GSM、GPRS市场的出货量在未来5-8年内仍将保持在500万部以上,这是因为中国的社会结构在短期内不可能发生本质变化,低收入人群还会占到很大比例。”对于中国厂商,易观国际首席分析师赵月旺认为,中国手机厂商在市场上面临的问题是整体结构的问题,一方面,核心技术几乎没有,另一方面,渠道结构也不被看好。但是中国厂商的优势是在制造经验上。他指出,中国手机厂商在未来3G市场的竞争中,并不具备核心技术与核心部件上的优势,中国企业必须进行抉择,要么退而作制造,要么进而做应用开发以维持品牌厂商的定位。
“我认为很难,手机市场和家电市场不一样。品牌的重要性更突出,消费者一旦认定某种品牌,就很难再认同其他品牌。”段振军认为想反攻中国市场并不容易。他指出,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欧美手机厂商早已在中国扎根,这些厂商具有品牌优势。段振军进一步指出,诺基亚这些欧美厂商在价格上也具有优势,因为它们在中国设厂,规模大,比日系手机更加本土化。此外,在未来的3G技术上,因为这些欧美厂商是基于GSM的技术进行3G开发,和中国的国情更接近,日系手机不易追上国际手机销售水平,日系手机的机会并不多。
松下的空调好不好
待遇挺好的,因为毕竟是合资企业。我父母在那。主要是年终可以拿好几个月的工资作为年终奖。嗬嗬,挺不错的。一般员工工资一般在一千左右吧。科长在4500左右吧。每个月还给报销车费。
工作还行,要看你干什么了,其实和其它企业差不多啊。要是倒班会辛苦些。要是正常是早八晚五。
公司成立十几年了,效益一直都不错。
年终奖一般是四五个月工资!根据年终考核分数
最近听说施行什么绩效工资,不过和以前应该差不多
你还没去面试啊?那是很难进的。进去刚开始工资应该也差不多1500左右吧。
由于经济危机影响,松下电器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销售和利润急剧萎缩,造成巨额亏损,尽管今年继续亏损的可能性极大,但松下试图扭转乾坤的努力肯定不会放弃。 相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市场的急剧萎缩,中国市场还算得上是一枝独秀。政府刺激经济和扩大内需的4万亿投资,以及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让松下看到中国市场正是目前全球为数不多的最后几根救命稻草之一。特别是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空调行业新能效标准升级在即,变频空调正在成为市场主流,这无疑给松下空调打入一针强心剂——还在变频市场没有今天这样热火的时候,松下就在变频空调市场上努力了,但是前段时期的投入,可能都在为他人作嫁衣裳了;而变频空调市场现在真正预热了,松下空调却是反应迟钝,错失了最佳出手时机。 因为松下空调一直以贵族身份自居,价格高高在上,难为广大消费者接受。而29款产品虽然发布,但由于销量可能不大——松下自己说,2008年在中国市场销售了20万套变频空调,2009年准备翻一番。姑且不论松下空调实现翻番的鸿图大志是否切实可行,即使松下空调能够如愿以偿,2009年实现了在中国市场变频空调销售40万套的宏伟目标,但平均下来,一款产品也只有屈指可数的一万多套。这样下来,肯定弄得每款产品的价格高高在上,而且利润空间不大,最后结果,肯定是“只赚吆喝,不赚钱”。无法形成规模化优势,也正是松下空调价格过高的重要原因。一位国产品牌的负责人说,一款产品只销售一万多,肯定谈不上利润,更谈不上竞争力,国产品牌的很多畅销产品,销售都在五六万套以上。这正是国产空调与外资空调相比,在价格上更有话语权的根本原因。 所以,对松下变频空调而言,要改变现状,最基本的出招套路不是靠发布新品,而是要入乡随俗,把价格降下来,讨得消费者欢心。否则,折腾了一年,却没摘到好果子。但把价格降下来,对松下空调来说,也是一件难以处理的棘手事,因为缺乏规模化经营导致成本必须依赖高利润支撑,否则,将陷进“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怪圈。一位圈内朋友说,分析来分析去,松下空调在中国市场都是在做困兽之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