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案例展示

国美新消息-国美最近怎么了

国美新消息-国美最近怎么了

最近国一些周边国家政局动荡,恐怖袭击混乱,而我们国内反腐事件不断。特别是中国首富黄光裕被调查,使得国美电器成了亿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如果像部分网友说的那样倒闭,那么直接受害的将近五亿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相信全国网友都知道,国美电器是我国家电连锁行业的大哥大,占据了市场份额的35%(官方权威数据)。在国内大中小城市有连锁店数百家,直接员工几万人,加上物流配送及其它服务制造业,可以说直接为国美服务的员工超过十万人。倘若国美破产,那么这些人的就业问题、家庭问题谁来保障?

其次,我们广大消费者还能享受到像国美电器那样的服务吗?众所周知,在国内,目前的状况是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两大巨头相互竞争,所以产品的价格相对透明,广大人民群众可以享受到很多实惠,两大巨头的直接受众面超过五亿人之多。如果国美倒闭了,那么谁来保证苏宁电器不会提高产品价格,消费者还能继续享受那样的优质服务吗?当然,我们相信苏宁电器的服务也是不错的。

最重要的问题是,群众最关心自己所买的产品还能不能享受三包政策。毕竟作为老百姓最关心自己买的产品实用经济,质量过硬,售后服务良好。这里,我想告诉广大网友,无论是国美还是苏宁,他们给予的保障是我们买到的产品质量无问题,比一些小家电销售商买得放心。但是商品的售后服务绝大部分是由生产厂商提供,并不是由电器连锁店提供。

为什么会说五亿人将受害?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很实际的问题。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群众都会为家里添置家电,特别是新婚或买房的时候。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提供销售服务一条龙服务在广大群众心中已形成了默契。许多厂商因为看中国美电器的综合实力,纷纷在电器连锁店附近开设专业维修服务店或直接在店内开设,使得万千群众万一遇到什么问题可以直接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假如现在全国的国美电器连锁店和相关业务关系的维修站全部取消,那将是怎样一种景象。市民将会出现买家电跑远路,维修家电成本直线提高还不一定拿回家效果就好。

有消息称国美拖欠货款逾8千万,惠而浦宣布终止合作,国内对此作何回应?

会。最近国一些周边国家政局动荡,恐怖袭击混乱,而我们国内反腐事件不断。特别是中国首富黄光裕被调查,使得国美电器成了亿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国美零售,是国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的简称。2017年“国美电器”更名为“国美零售”,标志着国美从单一电器经营向全品类商品零售业务的拓展和升级。

国美APP改名“真快乐”,改版后的APP有哪些功能升级?

4月26日零晨4点25分,国美电器于官博就“拖欠货款8000万致惠而浦(600983)停止协作”一事公布申明。声明称,国美电器表明,在与惠而浦就战略合作事项签署了好几个《采购合同书》至今,严苛按合同约定执行,但惠而浦在彼此协作中远期未按合同约定对有关花费开展查账和确定。此次惠而浦明确提出的往来账,并没有按合同约定扣除应付我公司的各类借款。到目前为止,惠而浦尚欠付我公司各类花费约1000万余元,滞销品瑕疵品超2000万余元。鉴于此,不会有我公司单方面不予以清算钱款的状况。

国美电器与此同时强调,惠而浦的本次怪异个人行为实则处理格兰仕问题,后面一种与国美协作中投放了“与其说运营工作能力不一致的资源”。

国美电器再次表明,督促惠而浦、格兰仕公司立即纠正错误,交代问题,重视领域标准及道德观念,合同履行承诺,积极主动查账,妥善处置遗留问题。在彼此达成一致前,将积极主动解决库存量,为停止协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最后无法妥善处理,将全方位停止与惠而浦及格兰仕的协作,并采用法律法规对策以保护本身合法权利!

原因是由于,惠而浦发布消息称,根据国美电器在支付货款层面未按协议实行,长期性发生延迟时间的状况,从2022年4月起支付货款情况不断恶变,再加上最近金融市场起伏,进而造成公司高管对国美电器将来资本充足率的分辨产生重点转变。为避免风险性再次扩张,4月24日公司去函国美电器规定其立即支付期满钱款,同日国美电器回函,但就付款期满钱款无确立服务承诺;4月25日公司再度去函国美电器重申公司的认为,同日国美电器再度回函,依然对付款期满钱款未作一切分配。

截止到2022年3月31日,公司对国美电器应收帐款账户余额逾8710.4万余元,扣减冲减这让折扣优惠(以彼此具体商谈后为标准)后的净应收款为逾8235.8万余元。根据以上状况,公司决策自公示生效日停止与国美电器的招商合作。

特别注意的是,2021年格兰仕要约收购惠而浦(中国)顺利进行。年度报告公布,在2021年上半年度,格兰仕向要约收购期内公司整体公司股东所拥有的无尽售标准股票市值传出一部分质权,预订要约收购股权总数为467,527,790股,占公司总市值占比61.00%,质权价钱为5.23元/股,要约收购限期为2021年3月31日至2021年4月29日。依据2021年5月6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给予的数据分析,格兰仕家大功率电器拥有公司股权391,661,649股,占公司总市值约51.10%,为公司大股东。公司控股股东变动为梁昭贤老先生和梁惠强先生。截止到本汇报期终,格兰仕家大功率电器拥有本公司股权430,627,200股,占公司总市值的占比约为56.19%。

依据财务报表表明,2019年至2021年,惠而浦对国美电器的市场销售额度先后为1.52亿人民币、9812.11万余元、7958.41万元,呈下降的发展趋势。

最近国美发生了什么事件

相信很多人一定听说过国美这个购物软件肯定还还有很多人没有用过,毕竟国美这个APP在市场的占有率并不是很高。而且它是主打以卖电器为主,所以很多人在不需要买电器的情况下,一般也不会将国美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但是就在很多人还对国美处于一种有印象,但是没有用过的状态下突然改名字了,让很多人措手不及。

国美此次改的名字实在是太无厘头了,很多APP在改名字的时候会选择一个与自己之前的名字有一些相似的或者是有品牌的logo上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说像麦当劳之前就被改名叫金拱门,也是因为它的logo像一个拱形的门。还有一款专门卖鞋的APP?毒?也进行了改名,改成了得物。因为得物两个字也是音译过来的毒的拼音发音,而且也有在这个APP上得到好物的这个寓意。反观这些APP改名都是比较成功的,而且都将自己原本的意思进行了一个升级,但是像国美APP这次改名很多人吐槽这个 APP的名字实在是有点点土嗨。

但也有人认为像这样的名字,可能也是想博取更多观众的眼球。这次改的名字叫做真快乐,很多人没有想到像这样的词也能成为APP的名字。也有网友表示,像这样的名字没有给观众们一种很直观的感觉,仿佛就是一个形容词,没有像一个APP本身的公司名字。毕竟在改名之前国美是以出售电器为主,也有自己一定的优势,很多人如果想买电器的话也可能会去国美去看一看。但是现在改成了真快乐之后,很多人都会觉得他是不是也把自己的专营电器的特点进行了一些改革呢?

这款APP在改版了之后,与我们平时使用的其他的购物软件并无二致。而且在改版了之后还增加了几个功能,比如说有直播还有一些特价商品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且他在保价上面比其他的平台时间更久,它享有99天的保障,如果在99天之内之前买过的东西有降价的话,可以进行相应的要求退差价。另外他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一个功能,就是它有很多线下的实体店,我们在线上想购买什么商品的时候,如果担心物流要隔上几天才能够取到的话,可以看看地图上面显示的距离自己最近的门店。

国美通讯摘帽的原因

最佳答案黄光裕对决陈晓!家族控制人对决职业经理人。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利益纠葛,胜利的天平又将会倾向哪一方?

曾经,黄光裕是国美电器真正的当家人、前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中国首富;曾经,陈晓是永乐电器创始人、国美电器的职业经理人、黄光裕口中“我的接班人”;曾经,他们合作过、帮扶过,甚至亲密过。但一切都已经成为过眼云烟,现在,黄光裕一心想要从陈晓手中重新夺过对国美电器绝对控制权,陈晓则想让国美电器打上真正的陈氏烙印。所以,只有决裂,才能显示出双方目前最真实的想法。

关于这场纷争,最新的口水仗来自于18日黄光裕的一封公开信《为了我们国美更好的明天》。黄光裕称,陈晓作为董事局主席,“存在个人野心,实施阴谋,挑战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对此,国美电器一位高管对媒体回应称:从一审罪名来看,黄光裕是不是也伤害了很多其他人的利益?

而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认为,不管这场争斗的过程和结果如何,这都给我国不少的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上了一课”,甚至是“难得一见”的公司治理等各方面的“典型教材”。更有媒体点评认为,这是中国私营公司治理史上,家族控制人与职业经理人、创始人股东与财务投资者对决的惊心动魄一幕。

蜜月——

黄光裕收购由陈晓创办的永乐电器,也曾有合作蜜月期。“再也找不到比陈晓更合适的总裁人选。”黄光裕曾给陈晓下过这样的“定义”

在这场纷争的“史前时代”,黄光裕曾和陈晓在市场上竞争过,也合作过。但在2006年,他们彻底从市场层面的竞争变成了全面的合作,因为黄光裕收购了由陈晓创办的永乐电器。

“再也找不到比陈晓更合适的总裁人选。”在并购之后,黄光裕曾给陈晓下过这样的“定义”。而从当时的市场评价中,这个“定义”其实并不为过,因为陈晓是“有能力”的代表——虽然进入家电行业比黄光裕、张近东(苏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和张大中(曾经的大中电器创始人,后同样为国美电器所收购)等人晚,但陈晓却用了不到10年时间,就让永乐电器成为了“上海滩”上的家电业霸主。还有一个侧面的佐证是,2005年在港交所上市时,永乐电器成功集资12亿港元,成为仅次于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排行第三的家电连锁巨头。

但根据当时媒体的报道,在国美收购永乐之后,还是有人怀疑:陈晓可能会不适应从“老板”到职业经理人的转变,他也根本不会跻身国美电器的核心决策层。而当时,“架空”陈晓的说法不禁在坊间流传开来。但陈晓一直未对相关传闻作正面回应,只是承认当时决策层的结构是黄光裕的体系。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曾是黄光裕体系中的国美高层管理人员孙一丁、王俊洲和魏秋立等人,目前都已投向了陈晓的“怀抱”。

不过,就当时来说,黄光裕还是给足了陈晓面子。历数每次国美电器的相关会议,往往走在前台的都是陈晓,黄光裕却似乎刻意躲在幕后出谋划策。这个“史前时代”,在分析人士看来,是双方合作最黄金的时间段。

分裂——

引入贝恩资本,改变狼性扩张的竞争方式,对管理层进行大规模的股权激励。陈晓接过帅印后,开始了自己的市场运营手法和资本操作路径

然而,一场变故彻底打破了黄光裕和陈晓之间某种心照不宣的平衡。2008年11月底,黄光裕因多项指控被相关部门刑拘,“接班人”陈晓真的接过了黄光裕丢下的国美帅印,成为国美电器总裁兼任董事会代理主席,并真正走上了国美电器舞台的正中央。虽然这是黄光裕首肯的一项任命,但这恰恰也是双方走向决裂的“导火索”。

短暂的喘息之后,陈晓就撇开曾经的上司黄光裕,开始了自己的市场运营手法和资本操作路径。

首先,2009年6月,被认为“对资金极度渴望”的国美电器引入了贝恩资本,后来,分析人士指出,这其实是双方走向决裂的开始。根据公开显示的贝恩资本注资国美电器的协议,其将拥有国美电器15.9亿元可转债,同时有权将其转换为10.8%的国美电器股权。一旦进行相关操作,这将稀释现在黄光裕手中33.98%的股权(黄光裕目前是国美电器最大单一股东,这也是黄光裕对抗陈晓目前最大的“底牌”)。与此同时,陈晓放弃了黄光裕一直以来在市场上狼性扩张的竞争方式,转而走效益优先的相对细化道路,关闭了不少门店。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上述资本操作,日前媒体援引黄氏家族代表成员的话称,“黄光裕也是通过媒体才得知该消息的”。目前,在黄光裕多次造势,包括上述《为了我们国美更好的明天》中,都在拿陈晓的这项操作说事——“自己的民族品牌为外资所把持”、“国美电器”变成了“美国电器”等。但陈晓也有自己的理由,保住国美电器的股价及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们的利益。

其次,2009年7月7日,仅仅履新半年后,陈晓就进行了大规模的股权激励。资料显示,该方案涉及总计3.83亿股股份,总金额近7.3亿港元。相关报道称,陈晓与另外10位公司董事及附属公司董事共获授购股权为1.255亿股,其中陈晓获2200万购股权,股权激励覆盖了副总监以上级别,共惠及105人。此举更是将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

“股权一直是黄光裕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多名高管一直没有得到的,而陈晓仅仅推出一份股权激励计划,就收买了几乎黄光裕的所有老臣。”一位原国美高层称。对比黄光裕的吝啬,陈晓的大度,更让黄光裕的老部下感到温暖和实惠。

当然,黄光裕是不会容忍自己的“孩子”改名换姓的。为了对抗陈晓和贝恩资本,黄光裕通过增持,保持了33.98%的持股比例。随后在今年5月11日,黄光裕夫妇利用手中掌控的表决权,于国美电器召开的股东周年大会上,在12项决议中连续投了5项否决票,导致委任贝恩投资董事总经理竺稼等3名前任董事为非执行董事的议案未能通过。而根据此前签署的协议,如果贝恩投资在国美董事会中失去董事席位,将造成公司违约并须作出赔偿,相关赔偿额高达24亿元。这也就是陈晓日前所说“黄光裕不顾国美活”的由来。

僵局——

是双方经营理念的较量,更是资本间的较量,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究竟会站在哪一边?

上述的决裂行动其实都是在半公开状态下进行的。8月5日,国美电器就正式宣布起诉黄光裕,罪名基于香港证监会在去年8月向香港高等法院作出的指控:黄光裕及其妻杜鹃策划国美电器在2008年1月22日至2008年2月5日期间,回购1.298亿股份,目的是以国美的资金购买本来由黄光裕持有的国美电器股份,并将售股所得款项向一家财务机构偿还一笔24亿港元的私人贷款。这让矛盾正式对外公开,双方也彻底走向了决裂。

其实在8月4日,黄光裕就已经率先向陈晓宣战,指责近一年来国美电器业绩下滑是陈晓领导的董事局“管理不当”,并意欲重组董事局,让陈晓淡出国美决策层。

至此之后,双方就诸多问题打起了口水仗,并一直对峙至今。8月12日,国美5位黄光裕时代的元老倒戈,公开表示与陈晓共进退。

同时,陈晓和黄光裕阵营还积极利用媒体为自己造势,以期最终赢得胜利。“双方本轮的对峙,乃至一直以来的争斗既是陈晓和黄光裕双方在经营理念上存在差异的体现——家族经营VS陈氏新思维,更是资本间的较量。”一位长期跟踪国美电器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而且几乎可以肯定,最终的决胜者将是资本力量更强大的一方。这也凸显了资本在公司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根据双方的持股比例,黄光裕只要再拉拢16.02%的股权就能占据董事会话语权的半壁江山。而陈晓则需要拉拢更多的资源。但在不少媒体看来,陈晓也有自己的优势:国美电器管理层、中小股东及贝恩资本的绝对支持,或者说是“民心”。但目前,双方都已经宣称获得了包括机构投资者在内众多投资者的支持。

事实上,资本在市场上目前已经出现了异动。比如在8月6日,富达基金在二级市场减持国美电器1.792亿股,持股比例由5.57%降至4.37%。汤森路透的统计显示,国美电器目前有180个投资机构股东,持股合计占44.84%,前50个机构持有超过40%的股权。同时,国美2009年年报显示,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富达基金3家总计持股20.6%。

“除了贝恩资本基本上明确会站在陈晓一边外,目前没有人能真正知道资本到底会支持谁。甚至,包括黄光裕和陈晓在内。”曾经管理过国美电器决策委员会发展战略研究室、经营管理研究室和总裁办公室,现任某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胡刚则认为,“总之,他们会选择给其带来利益最大化的一方”。

启示——

资本市场的罕见现象和典型案例

“姑且不论谁对谁错、过程如何、具体结果怎样,这场争斗在资本市场中确实都是一个罕见的现象和很好的案例。”东南大学法学院张马林教授告诉记者。

首先,按照惯常思维,决策层或管理层作为公司的行政机构,应听命于最大股东,但黄陈之争已经打破了这样的规律;其次,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机构像往常一样,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看似是我们自己人内部争斗的最终结果,外资机构的力量对中国资本市场,甚至民族品牌公司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对于本次黄陈之争中所显示的公司董事会相对的“决策独立性”,张马林特别指出,“站在保证股东收益角度上,董事会(局)的这种决策更加民主,更能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但站在大股东的角度上,这就违背了其对公司的绝对控制,甚至可能影响到其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决策。”

国美转卖40亿商业资产,这是遇到什么危机了吗?

国美通讯因为股市大涨摘帽。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摘帽是指如果上市公司最近年度财务状况恢复正常、审计结果表明财务状况异常的情况已消除,公司运转正常,公司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仍为正值,公司可向交易所申请撤销特别处理。撤销特别处理的股票代码前不再有ST标记。

黄老板卷土重来,国美重启霸主争夺,真快乐APP能否突围?

国美转卖40亿商业资产,并不是遇到什么危机急需用钱,而是因为他并没有打算在房地产领域重整旗鼓,看着更像是后把重点放在其他业务上。

黄光裕已经出狱,不知道是在韬光养晦,思考人生还是在酝酿着更大的商业秘密,但是虽然这位昔日大老板沉下身段,但是他名下的国美却是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什么。

黄光裕出狱后,隶属于国美的鹏润集团,也就是国美旗下的地产板块业务,以40亿的总价将北京悦秀城项目一次性打包卖给了颢腾投资与境外投资人。北京悦秀城前身是大康国际鞋城,该项目由鹏润集团开发,鹏润集团是黄光裕入狱前成立的公司,当时总资产约50亿元。

这是黄光裕出狱后做出的第一个部署,也是和美国进行的第一次业务合作。卖出悦秀城这一商业资产后,国美和京东宣布进行300亿元规模的第一期联合采购计划,这是国美和京东开展合作以来进行的第二次合作,由此可见,黄光裕出狱后对国美的第一个决策就是深度捆绑电商,与国内甚至国际上的大型电商合作开展业务。因为黄光裕已经入狱十余年,这十几年来,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入狱前,国内尚未出现系统性物流,国内网络环境一片空白,电商更是处于未开化阶段,黄光裕入狱这十余年,国美早已错过了房地产的黄金时期,同样错过了电商的萌芽阶段,要想在电商时代分一杯羹,此刻无疑要把电商牢牢捆绑在战车上。

现在,黄光裕出狱了,国美也是时候做出抉择了,从最近国美所做出的一步步部署,卖掉商业资产,回笼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固守自家发家时依靠的商品零售业,与大型电商合作,由线下向线上转型,无疑是黄光裕重回商界大亨的第一步。

文 AI 财经 社 刘雪儿

编辑 陈芳

黄老板出狱七个月后,国美终于有了大动作。

1月21日,国美针对APP改名“真快乐”举办媒体沟通会,对十天前的改名做出回应,黄光裕并没有出席。

在国美总部鹏润大厦36层会议厅,24个管理层和合作伙伴坐在大屏幕前,紫色投影屏幕上映着代表国美的小老虎和几个emoji笑脸表情。原来被调侃土味的新名字“真快乐”被赋予真选、快送、 娱乐 购的含义。

对于为何改名,新操盘手、国美在线CEO向海龙一句话概括称,国美电器未来是真快乐APP上的一个商家,真快乐作为平台存在,所以不能用国美的老名字。

这意味着,折戟电商平台后,国美并不心想要奋起再战,并意图做本地生活的霸主。

在此背景下,真快乐APP被解读为国美平台化、 娱乐 化的转型起点,也是经历失去的12年后,国美掌门人黄光裕的第一战。

“黄老板渴望回到江湖霸主地位。”有知情人士向AI 财经 社透露,黄光裕甚至还想做新能源 汽车 项目。

虽然众人熟知的国美零售股价长期在1港元左右徘徊,去年亏损近26亿元,但国美并不差钱,还有地产、医药、金融领域的未上市资产。

不过至少在家电领域,国美掉队了。这次改革也因此成了黄光裕东山再起的重要抓手。

对于这次转型,家电分析师刘步尘评价称,“国美零售已经走到悬崖边,没有回头路,过去都是追随性变革,这次它希望实现弯道超车。”

国美这次想“弯道超车”

相比国美内部的壮志凌云,外界是如何看待这次转型呢?

早期曾与黄光裕有过交流、见证国美由盛转衰的刘步尘认为,家电行业的巅峰期已经过去,再不改变就没有机会了,国美必须向泛家电领域拓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电商模式。“走阿里、京东的路子还是拼多多的路子?都不是,是国美自己的路子,电商的第三条路子。”刘步尘说

第二点是APP三种玩法中的“ZAO”,其他两种是“抢”和“拼”,多少有点拼多多翻版的影子,而“ZAO”则是国美的独创,带有 娱乐 购物的色彩。在官方解读中,“ZAO”包括参与ZAO动团、ZAO直播等赛事互动,领取优惠大奖,将购物过程和结果 娱乐 化。“我理解ZAO就是躁动不安、让人兴奋的意思,比如早八晚十的整点抽奖,最大的奖品是特斯拉,很能把人的购物热情调动起来,这是比较大的创新。”刘步尘说道。

刘步尘最看重的第三点是线上、线下联动,表现为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用户能在真快乐APP上找到离自己最近的门店。在向海龙的设计里,这些门店将作为前置仓,给附近3-5公里下单的用户提供配送,让常见商品像外卖一样快速配送。

“目前,这一点头部三家电商平台都没做到,前几年苏宁说过但也没做到,这是真快乐APP非常大的亮点。”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前两天刘步尘在真快乐下单购买一款插座转化器,两天过去了,还没送到。消费者王璇在附近3公里门店购买一个雅高和两袋麦片,发现麦片下单6天后才出库,牙膏从华北大仓而非门店发货,6天后才到货。

对此,国美在线CEO向海龙告诉AI 财经 社:“只有3C类和小家电类这类高频商品会从门店发货,目前火锅食材等甚至能做到2小时送达,未来争取缩短到30分钟,但不是所有商品都从门店发货,只有APP上显示‘店提’的商品从门店发,大家电等商品一般从城市仓发货,次日送达,五六天才到的可能是商家自己发货,未来国美会开放自己的物流体系给商家。”

国美前员工叶枫对这种调整充满疑问,原因在于线上线下产品不同款。“在型号和规格上,线上与线下大部分产品都不同,厂商会专门区分线上供货和线下供货,很少有同款,毕竟电商与线下门店的利润不同。”

向海龙则称,目前APP上看到的商品都是线上线下同款,不排除以后出现线上专推商品。

“过去国美都是追随性变革,每次动作都慢半拍,这次希望弯道超车,试图走到 娱乐 化零售的前面。”刘步尘补充说,“这是好的征兆,问题在于,国美推行变革的决心和意志到底有多大?国美一定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知情人士透露,真快乐并不是国美的APP,“未来国美电器只是真快乐上的一个商家,真快乐APP是平台逻辑,就好像天猫上有苏宁入口,黄老板要去国美化,这是改革的重要方向。”向海龙在会上也重点阐述了这一点。

“黄光裕渴望重成江湖霸主”

黄光裕没有在会场露面,交棒给了向海龙。向海龙身穿黑色西服,和一众加入国美十多年的老将高管坐在第一排,而且是偏中间的C位。

去年9月,国美就为这场变革打好了地基,开启“家·生活”战略第二阶段,并把此前分散的不同业务重组为国美在线公司、国美家公司、国美电器公司、锅美优食公司、国美投资公司、国美定制公司和物流平台公司等,这些都将配合国美在线作调整,辅佐向海龙变革国美。

向海龙2005年加入百度,曾负责公司竞价排名业务的全国销售工作,后又掌管百度最核心的搜索业务,有20年互联网从业经历,入职国美前还担任一年顾问工作。他身上的“互联网基因”,被外界认为是黄光裕最看重的。凌云对这一任命并不奇怪,“国美一直渴望在互联网流量技术端有所突破,很早就希望与百度有深度合作。”

在前员工叶枫看来,向海龙的任命有些奇怪。“他之前没做过电商,在百度也是做广告市场,有销售思维,但主要面向B端销售,而非C端用户。”

对于去年国美接受京东和拼多多的两笔投资,凌云认为更多局限在供应链合作,而且主要是利用国美在家电方面的供应链优势。刘步尘甚至直言:“那两次合作国美均处于附庸位置,现在看,它试图要走出自己的节奏。”当时外界不少人解读为国美开始利用两大电商平台流量,意图放弃自建平台,认清自我的意思,如今看来黄光裕仍不服输。

凌云说,“黄光裕渴望回到江湖霸主地位,做事方式会沿用他以前的,把经验作为第一判断标准。”

问题是黄光裕的过往经验是否还值得参考?“黄老板不觉得他脱离市场,每周总裁办都会把市场上的文件,比如特别火的APP和商业模式打印好递过去,厚厚一摞,这只是市场文件还不包括公司批示。”凌云告诉AI 财经 社。

“这是黄老板的尝试,当一家公司是一言堂时,(员工)就要接受黄老板的尝试成本,依照他的性格,他会要求你尝试得非常快。”凌云总结说。

事实上,黄光裕回归前,国美也做过多重线上改革,但都收效寥寥。早年同时发力库巴网和国美在线分散资源投入,导致国美在线失去机会。2018年开始发力社交电商项目“美店”曾被寄予低成本获客的厚望,但因擅长的家电品类消费低频,社群活跃度一直起不来,美店流量不及预期。

凌云认为,这是黄光裕离开给国美带来的阵痛。“时代发生变化时,黄光裕这样的企业家一定会追上,但底下老大哥是职业经理人心态,会很恐惧,他们只有一个想法,黄老板回来时能把国美还给他,别盲目执行把公司做黄了。很大部分(老将)是这种心态,并不全是明哲保身。”

如今掌门人归来,这种风气似乎渐渐散去,向海龙显得意气风发,昂起头来,“国美做的是真正的本地零售,未来两三个月你们会看到非常多不一样的玩法,”他上扬语调,“我们都准备好了。”

可惜的是,在资本市场上,国美零售股价仅涨了四个交易日,1月21日再次下跌6.06%,每股跌至1.24港元,总市值只有267.25亿港元,还不到京东、拼多多的零头。

黄光裕想要重回巅峰,短期看恐怕不容易。

(应人物要求,文中叶枫、凌云、王璇为化名,马微冰对此文亦有贡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