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家电资讯

砸冰箱发生在哪家企业-砸冰箱的故事

砸冰箱发生在哪家企业-砸冰箱的故事

海尔最出名的"砸",莫过于上世纪80年代的砸冰箱。

  那是1985年,海尔创业第二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众多企业引进了电冰箱生产设备、技术,"大干快上"。那是一个供不应求的年代,被形容为"纸糊的冰箱也能卖出去"。但这一年,海尔砸掉了76台不合格的冰箱。

  事情源自一位用户来信抱怨说自己攒了多年钱才买的冰箱上有道划痕。张瑞敏由此查出了仓库里有76台冰箱有类似问题。员工希望将这些有瑕疵的冰箱作为福利降价卖给员工。但张瑞敏的决定却是:砸了!

海尔企业对尊重民众的事例

姑娘们的老公王思聪的富粑粑王健林的金句“小目标”,曾经火的不要不要的。

这几天,他又大火了。

原因是富粑粑讲述沈阳太原街万达广场建设运营的故事,指当时因为经营出问题, 为了保障业主利益赔了10亿元回购。

他说:“我们砸了350几个商铺,砸了6亿多,这个而且赔的不是6亿多,赔的是10亿多……比海尔砸冰箱(雪柜)的那个事例伟大多了,砸20几台冰箱( 其实是70多台哈 )才几个钱啊?”

那他说的海尔砸冰箱到是怎么回事呢?

1985年,海尔从德国引进了冰箱生产线。一年后,有用户反映海尔雪柜存在质量问题。

海尔公司在给用户换货后,对全厂雪柜进行了检查,发现库存的400多台雪柜中,有76台虽然不影响制冷功能,但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

时任厂长的张瑞敏当场砸破这批雪柜,说:“ 有缺陷的产品就是不合格产品 ”,向员工宣示要保障品质、维护消费者权益。

当时此事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震动。媒体评价“ 海尔此举开创了我国企业质量竞争的新局面,对海尔的企业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

作为普通大众,我不懂万达砸商铺和海尔砸冰箱哪个更伟大,也不太懂这两件事到底有没有可比性。

也不提网友们关于万达圈地炒高了房价,即使砸了商铺大众还是没有受益依然买不起房;海尔砸冰箱保证了产品质量,广大消费者都享受到了实惠等等的议论。

单说这件事本身是你万达的企业行为,体现的是你王健林的担当。你要抬高自己,标榜自己是多么负责任多么诚信的企业主这没问题,但以轻视的态度喷海尔,说人二十多年前砸的冰箱不值几个钱这就有问题了。

有人说世上的事都可以用两句话总结:“ 关我屁事 ”和“ 关你屁事 ”。

我就想说: 王健林,海尔砸冰箱关你毛事?

只是富粑粑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作为普通大众,我们跟他产生不了联系,他也影响不了我们的生活。

可在我们身边,像这样喜欢瞎 bibi ,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还真不少,他们有的严重地影响了身边人的心情和生活。

有几个因为培训认识的朋友,有时候会在一起吃吃饭,喝喝茶,聊聊天。本来气氛还挺好,但是有一个呢,特喜欢嘲讽别人,几次弄得不愉快。

有一次聊起孩子上什么兴趣班啊,有什么特长啊。有个姐姐说起女儿喜欢武术,在学散打。

她语带不屑地说:“我女儿在学钢琴。我觉得呀,女孩子就应该学点高雅的,有气质的东西。 像男孩子一样粗鲁,打打杀杀像什么话! ”

说女儿学散打的姐姐被噎,气闷不已。

还有一次,有个姐姐老公送给她个新手机,我们都夸她老公贴心,姐姐很开心。

她冷不丁的来一句:“ 才两千多块钱的手机,就把你高兴的。你老公忒小气,苹果也不舍得买。 ”

这话一出来,弄得大伙儿尴尬不已,那个姐姐铁青着脸,聚会不欢而散。

一来二去,我们也不怎么愿意跟她玩儿了。毕竟谁乐意被人喷呀?

我有个亲戚吃一家的饭,操太平洋的心,谁家的事她都喜欢说道说道,品头论足一番。

她有个邻居喜欢花花草草,经常购买花种,花苗。育种,除虫,施肥,浇水,干得不亦乐乎。

她几次跟人说种花不合算,让人家不如像她一样在门口种菜,经济实用,家人都可以吃。

邻居每次都是笑笑,不为所动。

她就到处说人家不会过日子。还跑到人家公婆面前,说 你媳妇儿喜欢虚头虚脑的东西,一看就不像个正经过日子的人。

公婆一听,好像有道理,于是就对媳妇儿有了看法,经常跟媳妇闹矛盾,家里乱糟糟的。

幸好老公还算是个有主心骨儿的,弄清了事情原委,批评了父母,安抚了老婆,把我那亲戚臭骂了一顿,才没让事态扩大。

有个熟人更有意思,什么他都要贬低别人顺带自夸一番。

你请人吃个饭,他说:“ 你这点的什么菜,还不如我炒的好吃。 ”

你开个车,他说:“ 你这车档次太低,要是我都不好意思开出去。 ”

你老婆不如他老婆漂亮,你孩子不如他孩子聪明,你朋友没有他朋友牛逼,你人脉没有他人脉广,你小时候没他熊,你长大没他浑,你身上疤没他多……

跟谁说话他都能找到优越感,谁都没他牛逼。

对于这样的一些人,我只想说,你有你的生活,我过我的日子,你唱你的阳春白雪,我听我的下里巴人,互不干涉,没有让你认同,但你起码应该尊重。

我怎么样我高兴,关你毛事!

提起海尔,我们都会为之竖起大拇指,同时想起海尔的很多故事,正是这些故事为海尔带来了关键性的转折,成就了海尔品牌叫响中国,冲出国门的坎坷之路。

第一个故事是“张瑞敏先生砸冰箱”。张瑞敏义无反顾地举起大锤砸向冰箱,同时把海尔砸成了全国名牌。

1985年,海尔从德国引进了世界一流的冰箱生产线。一年后,有用户反映海尔冰箱存在质量问题。海尔公司在给用户换货后,对全厂冰箱进行了检查,发现库存的76台冰箱虽然不影响冰箱的制冷功能,但外观有划痕。时任厂长的张瑞敏决定将这些冰箱当众砸毁,并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不合格产品”的观点,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震动。从此这个大锤为海尔品牌名誉全国,走向世界打下了铁一样的基础。1999年9月28日,张瑞敏在上海《财富》论坛上说:“这把大锤对海尔今天走向世界,是立了大功的!”

第二个故事:“毛宗良先生‘背洗衣机’送到用户家”。

1995年7月6日,海尔广州工贸公司与潮州用户陈志义约好7月8日上门送去他选购好的一款滚筒洗衣机。那时,潮州还没有海尔的专卖店。

7月7日上午,驻广州服务人员毛宗良租了一辆车,拉着洗衣机上路了,到下午2:00 时,车出了问题,而离最近的海丰城还有两公里路。烈日下,小毛守着洗衣机拼命地拦着偶尔过往的车,但司机都不愿拉……就这样,小毛拦了十几辆车没有结果,此时已是下午3点钟了。“不能再等了……”小毛开始在路边找绳子,他决定将洗衣机背到用户家。当用户得知毛宗良为了与自己的约定背着洗衣机而来时,被小毛这种对用户负责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第三个故事是海尔发布了防电墙的技术专利,并形成了国际标准。

2005年,海尔集团副总裁喻子达作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唯一代表,出席国际电工委员会在德国召开的未来高新技术顾问委员会大会,并当选为国际电工委员会未来高新技术顾问委员会( IEC/PACT)委员,海尔成为第一个进入该机构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

目前,海尔多项国际标准提案敲开IEC大门。目前IEC有正式的国际标准4176项,海尔集团的“防电墙”热水器技术和“双动力”洗衣机技术两项标准被列入IEC标准提案。成为国际标准需要五步,其中防电墙技术已通过四步,将成为中国第一个IEC正式国际标准。此次海尔成为IEC/PACT正式成员,标志着中国自主品牌开始深层次参与国际标准的竞争,说明中国企业在争得国际标准话语权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海尔技术成为了国家标准,标志着中国的企业开始摆脱低档货,逐步朝高、精、尖技术迈进。

海尔的三个故事,是海尔在企业的三个发展阶段的转向标。第一个故事是信心,在全国的消费者对待劣质产品痛恨却又无奈、渴求优质产品的时候,海尔给了人们一粒定心丸。第二个故事是爱心,在消费者需要商家微笑的时候,很多企业更是摆起卖方市场中老大的位置,而海尔却不然,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对“上帝”的尊重,从而使得整个的家电产业进入了服务提升阶段。迄今为止,中国的消费者能够在为数不多得领域内感受到“上帝”的待遇,其中家电领域就是最好的服务之一。第三个故事则是决心,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在生产能力方面不断提升,大量的生产型企业在出口创汇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因为缺乏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中国成了世界上中低档产品的代名词。在国人低头无奈的情况下,海尔给国人挺起了腰杆,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向世界证明,中国也将引领世界的高端领域。这样的品牌,谁能不尊敬?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