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视频讲解-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
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是夏天的时候把建筑中的能量转化到水源里,冬天的时候从较稳定温度的水源里提取热量,然后通过水或者空气作为载冷剂将温度升高后送到建筑中。一般水源热泵消耗一千瓦的能量,就能转化到四千瓦以上的热量或者冷量。
水源热泵是利用地球水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转换的空调技术。水源热泵主要应用在北方冬季寒冷的地区,而在广阔的南方很少见到身影。主要原因:南方主要以空气源热泵为主,冬天对空调制热的依赖不如北方明显,主要用来洗澡,所以空气源热泵基本能满足需要,并且工程相对简单,造价成本要低。
应用限制:
1、可利用的水源条件限制
水源热泵理论上可以利用一切的水资源,其实在实际工程中,不同的水资源利用的成本差异是相当大的。水源热泵利用方式中,闭式系统一般成本较高。对开式系统,水源要求必须满足一定的温度、水量和清洁度。
2、水层的地理结构的限制
对于从地下抽水回灌的使用,必须考虑到使用地的地质的结构,确保可以在经济条件下打井找到合适的水源,同时还应当考虑当地的地质和土壤的条件,保证用后尾水的回灌可以实现。
3、投资的经济性
由于受到不同地区、不同用户及国家能源政策、燃料价格的影响,水源的基本条件的不同。一次性投资及运行费用会随着用户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
说起空调,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可说起水源热泵,却没多少人了解。其实 水源热泵也是一种 空调技术。而且相较于一般空调技术,水源热泵还有节能环保等特点。那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冬季供暖的工作原理:水泵将地下水从提水井中取出送入水源热泵机组,被机组吸取了低品位热能的地下水,再通过回灌井被送回地下,再次与地球换热提高热能后重新利用。
水源热泵机组中的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地下水的低品位热能后,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被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后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过换热将热量传给建筑物的循环水(地热或暖气散热片),给建筑物放热后,冷凝成液态后重新回到蒸发器中,重复吸热、换热的过程。
水源热泵
水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或地下水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冷暖 中央空调 系统稳定可靠。在建筑物有节能保温的情况下,确保冬季定内温度20℃以上。实际上地下水经过热泵机组后,只是交换了热量,水质没有发生变化,经回灌到地层或重新回入地表水系中,不会造成原有水源扫污染。同时供暖省去了燃煤等锅炉房系统,没有燃烧过程,避免了排烟污染,不产生任何废渣、废气和烟灰等使环境更加洁净美好。所以说水源热泵是一种清洁供暖方式。在美国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在每年还在10%左右的速度递增。水作为热源也有缺点,其水系统较为复杂;需消耗水泵功率;水硬度过大,换热器易结垢,传热性能下降。
水源热泵设备占地面积小,省去了锅炉房以及之配套的煤场、渣场和设备空间节约了土地资源。若与供暖大网挂网,还要增加一笔费用:设计费、施工费、挂网配套费等每年还要交采暖费。原锅炉循环系统、末端地热和 暖气片 均可利用,可节省初投资。
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水源热泵工作原理
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如深度在1000米以内的地下水、地表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吸收了太阳进入地球的辐射能量,这些水源的温度一般都十分稳定。水源热泵机组工作原理就是在夏季将建筑物中的热量转移到水源中,由于水源温度低,所以可以高效地带走热量,而冬季,则从水源中提取能量,由热泵原理通过空气或水作为制冷剂提升温度后送到建筑物中。通常水源热泵水泵消耗1kW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以上的热量或冷量。水源热泵根据对水源的利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式系统和开式系统两种。闭式系统是指在水侧为一组闭式循环的换热盘管,该组盘管一般水平或垂直埋于湖水或海水中,通过与湖水或海水换热来实现能量转移(该组盘管直接埋于土壤中的系统称为土壤源热泵,也是地源热泵的一种);开式系统是指从地下或地表中抽水后经过换热器直接排放的系统。水源热泵无论是在制热还是制冷过程中均以水为热源和冷却介质,即用切换工质回路来实现制热和制冷的运行。然而,更为方便的是由水回路中的三通阀来完成。虽然在水源热泵系统图中表示了水源直接进入蒸发器(制冷时为冷凝器),在某些场合,为避免污染封闭的冷水系统(通常是处理过的),需间接地用一个换热器来供水;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封闭回路的冷凝器水系统。水作为热泵制热、制冷过程的介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即可利用-一是水的温度在7℃~30℃之间,二是水量要充足。水源水可以是各种工业用废水、生活用水、海水、江、河水等,甚至是各种工业余热。提取水中的热(冷)量比较简单易行的方式是打井,利用井泵提取地下水作为循环介质。
水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水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
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暖的热源和夏季空调的冷源,即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通常水源热泵消耗 1kW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扩展资料
工作原理:
作为自然现象,热量总是从高温端流向低温端。但如同水泵把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那样,人们可以用热泵技术把热量从低温端抽吸到高温端。
所以热泵实质上是一种热量提升装置,它本身消耗一部分能量,把环境介质中储存的能量加以挖掘,提高温位进行利用,而整个热泵装置所消耗的功仅为供热量的三分之一或更低,这就是热泵节能的关键所在。
水源热泵机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能如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江、河、海、湖或浅水池)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位热能资源。
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在夏季利用制冷剂蒸发将空调空间中的热量取出,放热给封闭环流中的水,由于水源温度低,所以可以高效地带走热量;而冬季,利用制冷剂蒸发吸收封闭环流中水的热量,通过空气或水作为载冷剂提升温度后在冷凝器中放热给空调空间。
水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主要分三部分:室外地能换热系统、水源热泵机组和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其中水源热泵机主要有两种形式:水—水式或水—空气式。
三个系统之间靠水或空气换热介质进行热量的传递,水源热泵与地能之间换热介质为水,与建筑物采暖空调末端换热介质可以是水或空气。
百度百科-水源热泵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