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工作原理及步骤-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制冷原理分为两部分:
1.二元溶液被发生器中的热源加热沸腾,产生的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制冷剂液体。液态制冷剂经U形管节流后进入蒸发器,由蒸发器在低压下喷出。液态制冷剂蒸发,吸收制冷剂的热量,产生制冷效果。
2.从发生器流出的浓缩液经换热器冷却降压后流入吸收器,与吸收器的原液混合形成中等浓度的浓缩液。中浓溶液由吸收泵输送和喷淋,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气被吸收,变成稀溶液。稀溶液由发生器泵输送到发生器,热源产生的制冷剂蒸汽再次形成浓溶液,进入下一个循环。
综上所述,任何制冷设备都是由四个部分(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组成,制冷剂通过在冰箱内的物理状态变化,吸收或释放热量来达到制冷或制热的效果。
相关信息:
也就是空调,调节温度和湿度。悬挂式空调器是一种用于为一个空间区域(一般是封闭的)提供处理空气温度变化的机组。其作用是调节室内(或封闭空间或区域)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风速,以满足人体舒适度或工艺流程的要求。
在空调的设计和制造中,一般允许将温度控制在16℃-32℃之间。如果温度设得太低,一方面会增加不必要的耗电量,另一方面当室内外温差过大时,人进出室内不能迅速适应温度变化,容易感冒。
在空调的制冷过程中,伴随着除湿。舒适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应在40~60%左右。当相对湿度过高,如超过90%时,即使温度在舒适范围内,人的感觉仍然不好。
电冰箱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01
当空调开关打开之后,压缩机就会从蒸发器中吸收制冷剂,吸收之后对制冷剂进行加压,从而转换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
02制冷剂移动到冷凝器之后就会进入到干燥器中,在干燥器中进行过滤,并且部分制冷剂会停留于此。
03通过干燥器过滤之后流通节流装置,这个时候进行减压,就成为了低温低压形态的制冷剂。
04最后低温低压形态的制冷器就会进入到蒸发器中,这个时候蒸发器就会经由空气进行降温,从而就由经鼓风机将冷气送到车厢内了。
电冰箱制冷管道系统结构组成原理图
电冰箱制冷系统属于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其典型结构如图2-1所示,由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蒸发器及连接管道等主要部件组成。
图2-1 电冰箱的制冷系统
1.积液管 2.蒸发器 3.冷凝器 4.毛细管 5.压缩机 6.干燥过滤器
(1)压缩机
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制冷剂干饱和蒸气经压缩机绝热(等熵)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过热蒸气。
(2)冷凝器
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过热蒸气进入冷凝器,在等压的条件下冷凝,向周围环境介质散热,成为高压过冷液。
(3)毛细管
高压过冷液经毛细管等焓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湿蒸气,进入蒸发器蒸发。
(4)蒸发器
经毛细管节流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湿蒸气在蒸发器内于等压的条件下沸腾,吸收周围介质的热量,变为低温低压制冷剂干饱和蒸气。
电冰箱制冷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如下图所示。
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组成,用管道将它们连接成一个密封系统。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内以低温与被冷却对象发生热交换,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并气化,产生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经压缩后以高压排出。
压缩机排出的高压气态制冷剂进冷凝器,被常温的冷却水或空气冷却,凝结成高压液体。
高压液体流经膨胀阀时节流,变成低压低温的气液两相混合物,进入蒸发器,其中的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制冷,产生的低压蒸汽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冰箱的蒸发器安装在冷冻或冷藏室中,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安装箱壳的外面。
扩展资料
常用制冷剂简介
1、氟里昂12(CF2Cl2),代号R12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几乎无毒性的制冷剂,但空气中含量超过80%时会引起人的窒息。?
R12是应用较广泛的中温制冷剂,适用于中小型制冷系统,如电冰箱、冰柜等。 R12能溶解多种有机物,所以不能使用一般的橡皮垫片(圈),通常使用氯丁二烯人造橡胶或丁睛橡胶片或密封圈。
2、R410A: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工作压力为普通R22制冷的1.6倍左右,制冷(暖)效率更高, 提高制冷性能,不破坏臭氧层。R410A新冷媒由两种准共沸的混合物而成,主要有氢,氟和碳元素组成(表示为hfc),具有稳定,无毒,性能优越等特点。
百度百科-制冷系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